刑事单行法规 由朱元璋亲自编纂的刑事单行法规判例和训导的汇编是

法律分析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在。希望《刑事单行法规》一文对您能有所帮助!

由朱元璋亲自编纂的刑事单行法规判例和训导的汇编是

中国刑法第353条规定的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和强迫他人吸毒罪。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兆核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指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强迫他人吸毒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唯猜纯以国家的名义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予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适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叫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2022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根据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2022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2022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2022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2022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2022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和2022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三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单行刑法和刑法修正案的区别

朱元璋出生贫寒,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对待贪官污吏毫不心慈手软,他先后主持修订了《大明律》和《明大诰》
《大明律》对官吏贪赃处罚严厉,屡兴大狱,广诛吏民,残酷至极。明《大诰》是明代一部特别的刑事法规。《大诰》是出“五刑酷法”以外的法令,汇编了惩治贪官污吏及害民案件一万多件。在定罪量刑上,体现了“轻其轻罪、重其稿春重罪”的原则键哗耐,即“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芦枝事,明律则又较唐律为重”

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区别

  单行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规定进行部分补充、修改或废除部分刑法规定的单行规范性法律文件。1979年旧刑法实施之后、1997年新刑法实施之前,立法机关瞎祥一共颁布过二十四个单行刑法。新刑法实施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一个单行刑法,即《关于森神升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附属刑法,“单一刑法”的对称。是指从立法体例上对刑法所作的一种分类。民商、经济、行政等非刑事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刑法规范的总称。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附属刑法适用刑法典总则规定的一般原则。附属刑法与单一刑法具有此老同等的效力。

刑事诉讼法单行本最新

明清时期的法律
  一、主要法典与法律形式
  (一)大明律
  《大明律》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初年修订,并于洪武三十年完成的明代基本法典。《大明律》律文简于唐律,其精神严于宋律,是一部终明之世通行不改的封建大法,并且其体例和条文都被清律所继承。
  (二)明大诰
  朱元璋在芹银修订《大明律》的同时,为防止“法外遗*”,又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间,亲手订立《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等四编《大诰》,共236条,具有同《大明律》相同的法律效力。
  (三)《大清律例》的制定。
  清朝乾隆皇帝即位后,命群臣对大清律例进行考证、补充,重新我和详校定例,至乾隆五年(1740年)完成,定名《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篇目仍是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篇。卷一,为全部律文的详细目录。卷二为各种图表,附有六赃图、五刑图、狱具图、丧服图等。卷芹首老三是具体服制的规定。
  《大清律例》后面附有大清例(分为条例、则例、事例、成例):(1)条例一般而言是专指刑事单行法规(如《秋审条例》);(2)则例指某一行政部门或某项专门事务方面的单行法规汇编(如《理藩院则例》);(3)事例指皇帝就某项事物发布的“上谕”或经皇帝批准的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4)成例,也称“定例”,指经过整理编订的事例,是一项单行法规。
  (四)《大明会典》与五朝会典。
  1.《大明会典》。《大明会典》是从明英宗皇帝开始编修的一部明代行政法典。
  2.五朝会典。清廷仿效《明会典》编定了《清会典》,记述各朝主要国家机关的职掌、事例、活动规则与有关制度。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部会典,合称“五朝会典”,统称《大清会典》。
  二、罪名与刑罚
  (一)明代出现的犯罪罪名
  1.*党罪
  朱元璋统治时期创设“*党”罪,用以惩办官吏结党危害皇权统治的犯罪。
  2.充军刑(终身、永远)
  明代在徒流刑外增加了充军刑,即强迫犯人到边远地区服苦役,远至4000里,近至1000里。包括犯罪人本人终身充军与之孙永远充军等做法。
  3.刑罚适用原则
  (1)从新从重原则
  明代为推行重典治世,改以往从轻主义原则为从新从重主义原则。
  (2)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原则。
  明律较唐律在定罪处刑方面有其特点,对直接危害统治秩序的重罪加重处罚,对违反礼教秩序的犯罪较轻。
  三、司法制度的变化
  (一)明清时期司法机构以及三法司职能变化
  1、明清中央司法机构的职能
  (1)明清刑部主审判。明代在刑部内增设十三清吏司,分掌各省刑事、民事案件,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清代的刑部下设嫌升十七清吏司分掌京师和各省审判事务。
  (2)明清时期的大理寺负责复核驳正,明代大理寺如果发现案件“情词不明或失出入者”,驳回刑部改判,并再行复核,如此三改不当者,最后由皇帝裁决。清代大理寺的主要职能是复核死刑案件,平反冤狱,同时参与秋审、热审等会审,如果发现刑部定罪量刑有错误,也可以提出封驳。
  (3)明清时期的都察院负责官吏监察,法律监督,也参与重大案件的会审。
  (4)上述三大司法机关统称为“三法司”,三法司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共同会审时,称为“三司会审”。
  2、明代地方审级管辖
  (1)明代地方司法机关分为省、府、县三级。
  (2)省设提刑按察司,“掌一省刑名”,有权判处徒刑及以下案件,徒刑以上案件须报送中央刑部批准执行。府、县两级实行行政司法合一体制。
  3、清朝地方审级
  地方司法分州县、府、省按察司、总督(及巡抚)四级。
  (1)其中州或县为第一审级,有权决定笞杖刑,徒以上案件上报。
  (2)府为第二审级,负责复审州县上报的刑事案件,提出拟罪意见,上报省按察司。
  (3)省按察司为第三审级,负责复审各地方上报之徒刑以上案件,并审理军流、死刑案的人犯,对于“审供无异”者,上报督抚,如发现有疑漏,则可驳回重审,或改发本省其他州县、府更审。
  (4)总督(或者巡抚)为第四审级,有权批复徒刑案件,复核军流案件,如无异议,定案并谘报刑部。对死刑案则须复审,并上报中央。
  (二)廷杖与明代厂卫特务司法制度
  1、廷杖就是明代由皇帝下令,司礼监监刑,锦衣卫施刑,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制度。大礼案最为。
  2、厂是指由明朝宦官把持的东厂、西厂和内行厂,卫是指明朝皇帝的卫队锦衣卫。锦衣卫的北镇抚司职掌皇帝交办的诏狱。
  (三)明清会审制度
  1、明代会审制度。
  (1)九卿“圆审”。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以及罪犯不服判决案件,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通政使九卿联合审判,最后报奏皇帝裁决。
  (2)朝审:在吏部尚书主持下会审重案囚犯。清代秋审、朝审来源于此。
  (3)大审:司礼监(内廷机构)主持的审理。
  2、清代会审制度。
  (1)秋审。每年秋8月在天安门金水桥西由九卿、詹事、科道以及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等重要官员审理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秋审是“国家大典”,专门制定《秋审条款》。
  (2)朝审。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其审判组织、方式与秋审大体相同,于每年霜降后十日举行。
  (3)热审。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以及刑部承办司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快速决放在监笞杖刑案犯。

上一篇:口头请求刑事立案 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2022修订

下一篇:刑事追述标准一 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二三四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常州刑事辩护律师整理并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115634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