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编号格式 已做案源但未立案的案源编号

已做案源但未立案的案源编号

××市公安局。

立案决定书。

(存根)。

×公刑立字[200×]180号案件名称李×涉嫌杀人罪。

案件编号××××××××。

犯罪嫌疑人李×男女坦樱36岁。

住址磨敏××市××路××号。

单位及职业××市有机塑料有限公司。

批准人王×。

批准时间200×年5月24日。

办案人刘×姜××。

办案单位××市公安局刑大。

填发时间200×年5月24日。

填发人姚××××市公安局。

立案决定书。

×公刑立字[200×]180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之规定,决定对李×涉嫌杀人罪案立案侦查。

(××市公安局印)。

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刑事立案编号格式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登记立案:

(一)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

(二)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

(三)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被害人告诉,且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案决定让游丛书

刑事案件立案编号是什么样的

  一、单项选择
  1、属地管理原则是指涉税案件的查处一般由(B)税务机关负责。
  A、发案地
  B、被查对象所在地
  C、上级指定的
  D、协商确定的
  2、在涉税案件管辖中规定,对重大偷税、骗税案件,重大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违法案件,以及涉及被查对象主管税务机关人员的案件,应由涉案地区的上级税务机关查处,这是税务稽查管辖中(A)原则的具体体现。
  A、统筹协调
  B、属地管理
  C、分税制管理
  D、相互制约
  3、根据我国现行闷咐法律法规的规定,税务稽查管辖的种类主要有职能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指定管辖和(D)五种。
  A、协议管辖
  B、商议管辖
  C、选择管辖
  D、移送管辖
  4、级别管辖是指各级税务机关之间在实施稽查上的分工和(C)。
  A、职责
  B、职能
  C、权限
  D、权利
  5、“案件发生地”一般是指实施税收违法案件的一切必要行为的地点,包括预备地、实施地、结果地等。如果几个地方的税务机关依法都有管辖权,一般由(B)的税务机关管辖。
  A、上级指定
  B、最先发现违法行为
  C、协商确定
  D、责任最大
  6、移送管辖是指已受理案件的稽查局,在受理案件后,发现该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至(C)的稽查局管辖。
  A、上一级
  B、下一级
  C、有管辖权
  D、同一级
  7、发票违法案件一般由(A)税务机关负责管辖
  A、案件发生地
  B、被查处对象所在地
  C、办理税务登记地
  D、涉案地区的上级
  8、税务稽查选案的主要内容是确定税务稽查的(C)。
  A、时间
  B、人员
  C、对象
  D、地点
  9、税务稽查选案是指按照一定的(D),对纳税人各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筛选,最终为税务粗罩念稽查的实施确定具体检查对象的过程。
  A、计划
  B、标准
  C、技巧
  D、方式、方法和要求
  10、涉税案件主要来源于检举、上级交办、各级转办、征管移办、协查拓展、检查拓展、(C)综合信息。
  A、情报交换的
  B、采集的
  C、情报交换和采集的
  D、编制的
  11、税务稽查选案包括主动选案和(B)选案。
  A、自动
  B、被动
  C、内部
  D、外部
  12、按照《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的规定,稽查局应建立科学的检查制度,统筹安排检查工作,严格控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检查次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群众检举的同一纳税人不能重复检查
  B、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协查的同岩困一扣缴义务人不能重复检查
  C、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日常稽查的同一纳税人不能重复检查
  D、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部门转办的同一纳税人不能重复检查
  13、对线索清晰的群众检举案件,上级督办或交办、部门转办、征管移交案件,金税协查案件,税收专项检查及需要实施检查的其他涉税案件,(A)税务稽查选案的范围。
  A、优先列入
  B、分批纳入
  C、分次纳入
  D、视情况纳入
  14、日常稽查的案源主要根据(B)的需要,从纳税人及各地区税收征管综合信息中筛选、产生。
  A、收入任务
  B、税收宏观管理
  C、上级指定
  D、年初计划
  15、计算机选案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选案系统,通过纵向的综合分析与横向的逻辑、勾稽关系审核,筛选出(C)的纳税人作为稽查对象的一种选案方法。
  A、某一指标不正常
  B、财务指标异常
  C、各类纳税申报指标异常
  D、生产经营异常
  16、确定计算机选案指标,是指从纳税人的各种信息资料中筛选出与稽查目标相关联的数据项目,是决定选案内容的多少及选案深度、广度的关键,因此下列指标中不常用作流转税的选案指标的是(A)
  A、资产负债率B、销售税金负担率C、销售收入增长率分析D、申报和发票对比分析
  17、某省国税稽查局经研究确定对省内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以上三年以上未进行税务稽查的纳税人进行全面检查,这时检查对象的确定适用(D)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非随机抽样
  18、人工选案是指(C)根据不同时期的稽查中心工作和稽查计划项目,对所有候选对象进行整理和筛选。
  A、稽查实施人员
  B、稽查局长
  C、选案部门的人员
  D、审理人员
  19、对上级税务机关交办并要求上报查办结果的检举案件,除有特定时限要求外,举报中心应当在以下期限内上报查办结果(D)。
  A、30日;B、40日;C、50日;D、60日。
  20、人机结合选案是在广泛采集有关税务稽查对象的各种(B)信息基础上,确定计算机选案指标,设置合理、有效的选案参数,通过计算机选案分析系统运算生成各类纳税申报指标异常的税务稽查对象名单,结合日常了解掌握的情况对运算结果作出适当调整,筛选整理后确定税务稽查对象。
  A、经营B、与税收有关的C、财务D、人员
  21、根据《稽查工作规程》规定,各级税务机关应设立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A)。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为检举案件的管理机构。
  A举报中心设在各级稽查局
  B举报中心设在各级税务局
  C举报中心不设在各级稽查局
  D举报中心只设在地市级稽查局
  2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违法案件检举管理办法》规定,以下税收违法行为属于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受理检举的范围(A):
  A偷税行为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的行为
  C无规划部门审批开发房地产的行为
  D挪用应征税款行为
  23、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的工作职责不包括(B):
  A开展对检举人的保护、奖励工作
  B对被检举人的相关涉税事宜进行检查
  C审核检举案件的查办情况
  D统计、分析检举管理工作的数据情况
  24、对受理的检举案件,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依法保护检举人的合法权益(A):
  A不得泄露检举的内容和相关线索。
  B不得泄露办案人员。
  C不得泄露是否对其进行检查。
  D不得泄露办案领导。
  25、按照《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管理办法》的规定,举报中心受理检举案件后(A):
  A及时登记《税收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
  B及时登记《税收违法案件登记表》
  C及时登记《税收违法举报登记表》
  D及时登记《税收案件举报登记表》
  26、举报中心对检举材料初步审查认为检举的事项尚不具备调查价值的,经稽查局负责人阅批后可以(D)
  A退回举报人;
  B继续交检查部门;
  C上报上级举报中心;
  D暂存待查
  27、对检举案件按职责分工及案件性质情况须与其他部门共同办理的,应由本级税务局统一组织协调,与有关部门联合办案。此种办案方式是(C):
  A、自办;B、转办;C、联办;D、督办
  28、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税务机关的检举案件,由最先受理的税务机关负责查处,受理权限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税务机关协调决定受理机关。这种管辖属于(B):
  A级别管辖;
  B指定管辖;
  C协调管辖;
  D上级管辖
  29、当检举案件不属于本单位受理范围时,举报中心应当(B),或者将举报材料移送有处理权的单位
  A暂存待查;
  B告知检举人向有处理权的单位检举反映;
  C退回举报人;
  D向上级举报中心汇报
  30、对实名检举的涉税案件,举报中心可在案件处理完毕后(B)
  A不应将案件的查处结果反馈给检举人;
  B应检举人的请求将案件的查处结果反馈给检举人;
  C应检举人的请求将案件的检查进度告知检举人;
  D应检举人的请求将案件经办人介绍给检举人、对检查结果进行沟通。
  31、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检举人联名检举同一税收违法行为的,按(A)进行奖励:
  A一案;
  B分别;
  C各自举报内容;
  D查补税款比例
  32、交办案件是指上级党政机关或上级税务机关按照管辖权限交付本级税务机关查处的偷、骗税等税收违法案件的一种方式(B)。
  A对上级交办的案件,应另行纳入检举案件的管理范围进行查处。
  B对上级交办的案件,应按规定一并纳入检举案件的管理范围进行查处。
  C对上级交办的案件,不应纳入检举案件的管理范围进行查处。
  D对上级交办的案件,应联合上级部门一起进行查处。
  33、在协查案件调查过程中,如发现所管辖的纳税人有涉税违法嫌疑的(B):
  A协查实施部门应及时将协查中发现的问题、疑点或线索移送给选案部门,但不必将协查中收集的有关证据资料移送给选案部门;
  B协查实施部门应及时将协查中发现的问题、疑点或线索,以及在协查中收集的有关证据资料移送给选案部门;
  C协查实施部门应及时将协查中收集的有关证据资料移送给选案部门,但对协查中发现的问题、疑点或线索应当保密;
  D立即对实施全面检查。
  34、拓展案件是指税务稽查实施部门在某一案件的稽查实施过程中,发现其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在涉税违法嫌疑的线索,需要依法实施税务稽查的案件(B)。
  A亦称转办案;
  B亦称案中案;
  C亦称协查案;
  D亦称移交案。
  35、税务稽查的选案部门在接受征管移办案件后,应及时登记案源清册,列入税务稽查对象,报送稽查局局长审批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B)。
  A不下达税务稽查任务;
  B下达税务稽查任务;
  C直接进行税务稽查;
  D由征管部门下达税务稽查任务。
  36、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级国家税务局的检举奖励经费应按照有关规定从(B)中据实列支。
  A日常办公经费;
  B稽查办案经费;
  C查补的税款
  D财政单独列支
  37、检举奖励原则上限于实名检举人,同一税收违法行为被多个检举人分别检举的,应(B):
  A按比例奖励所有检举人;
  B主要奖励最先检举人;
  C全部奖励最先检举人;
  D主要奖励检举多次的检举人。
  38、检举人要求解释的,()C,就检举人提出的有关问题作出解释或说明。
  A举报中心应当满足检举人的要求;
  B举报中心应遵守税务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
  C举报中心应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
  D举报中心不需要进行保密。
  39、检举的税收违法行为经税务机关立案查实处理并依法将税款收缴入库后,在《检举奖励办法》规定的不同项目限额内给予奖励,但每案计发的奖金最高不得超过(B)万元。
  A、5万元;B、10万元;C、12万元;D、15万元。
  40、检举人应当在接到举报中心领奖通知之日起(C)日内,持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的,视为放弃权利。
  A、30日;B、60日;C、90日;D、120日。
  二、多项选择题:
  1、税务稽查管辖是保证税务稽查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主要体现是(ABCD):
  A正确确定税务稽查管辖制度;
  B明确稽查局的职责;
  C有序地实施税务稽查,防止稽查局越权稽查;
  D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税务稽查管辖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ABC):
  A属地管理原则;
  B分税制管理原则;
  C统筹协调原则;
  D级别管辖原则
  3、税务稽查选案包括主动选案和被动选案,其中主动选案包括()AB:
  A、日常稽查检查对象的确定;
  B、税收专项检查对象的确定;
  C、各级转办案件检查对象的确定
  D、征管移办案件检查对象的确定
  4、《稽查工作规程》对(ABCD)案件等涉税案件以及群众检举案件的查处权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A偷税;
  B逃避追缴欠税;
  C骗取出口退税;
  D虚开发票。
  5、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的同级税务机关之间,实施税务稽查的职权划分。地域管辖可以适用如下情况(CD):
  A移送管辖;
  B指定管辖;
  C一般管辖;
  D特别管辖。
  6、税务稽查选案亦称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和要求,对纳税人各项信息数据进行(ACD),最终为税务稽查的实施确定具体检查对象的过程。
  A采集;
  B调查;
  C分析;
  D筛选。
  7、对单位和个人实名向税务机关检举税收违法行为并经查实的,税务机关根据其贡献的大小,依照《检举奖励办法》的规定给予不同的奖励。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奖励(BC);
  A检举人与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有关联关系的
  B检举人采用违法手段获取税收违法行为证据的
  C检举人从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获取税收违法行为检举信息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利用工作便利以外的方式获取信息用于检举税收违法行为的
  8、为了提高选案的准确性性,应怪持(AB)的前提条件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选案:
  A优先选择;
  B限制选择;
  C指定选择;
  D附加条件。
  9、稽查局可按照不同的税务稽查类型确定选案对象,具体分为(QBC):
  A日常稽查选案对象;
  B专项检查选案对象;
  C专案稽查选案对象;
  D举报稽查选案对象。
  10、日常稽查的选案程序依次为()ABCD:
  A税收宏观管理的需要,确定税收日常稽查的项目和要求;
  B通过计算机或人工选案,确定备选名单,提交审定;
  C选案领导小组对备选名单进行审核讨论,确定稽查对象;
  D稽查局长签发《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下达检查任务。
  11、广泛搜集的纳税人各类信息资料包括(ABCD):
  A基本信息资料;
  B行业协会信息;
  C经营状况信息;
  D新闻媒体广告信息。
  12、计算机选案指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
  A单项选案指标分析;
  B分行业生产经营平均增长指标分析;
  C分行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分析;
  D企业常用财务指标分析。
  13、纳税人有下列(ACD)情形,适用纳税担保。
  A.在限期内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的迹象
  B.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纳税
  C.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而未缴清税款,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
  D.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
  14、随机抽样是指按照概率规律来抽取税务稽查对象,并根据检查对象的特征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方式有(ABD):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比例抽样、
  D分层抽样
  15、税务稽查案源的筛选,通常采用的方法有(ABC):
  A计算机选案;
  B人工选案;
  C人机结合选案;
  D举报选案。
  16、选案部门建立税务稽查实施台账的目的是(ABCD):
  A书面记录税务稽查工作动态和进度;
  B跟踪、考核稽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C分析涉税案件查处过程中反映出的行业性问题;
  D积累相关的信息资料。
  17、涉税案件催办、督办通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BCD:
  A案件承办单位(或承办人);
  B催办、督办的内容;
  C催督办的要求和时限;
  D催督办单位和发文时间。
  18、检举税收违法案件一般采用的形式有(ABCDE):
  A当面口述B电话检举C检举信D电子邮件E直接提供税收违法行为的材料等
  19、税务稽查案源分为(ABC)
  A一般案源B举报案源C其他案源D自查案源
  20、举报中心受理检举案件后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ABCD):
  A暂存待查;B自办;C联办;D转办。
  21、检举案件的管辖采取以下方式(ABCD):
  A级别管辖;
  B申请管辖;
  C指定管辖;
  D委托管辖。
  22、等拒抽样适用于那种情况下的稽查对象的确定(BD)。
  A、区域内总体纳税人较多
  B、房地产业的专项检查
  C、区域内纳税人个体工商户较多,重点税源较少
  D、销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
  23.以下案源中那些案源必须经税务稽查案源受理后,才能进入税务稽查案源筛选确定的(BCD)
  A一般案源B举报案源C转办案源D移交案源
  24属于县(市)级税务局举报中心负责查处的检举案件有(ABC):
  A国家税务总局举报中心、省、市级税务局举报中心转办的案件;
  B县级局领导交办以及县(市)有关单位转办的案件;
  C县(市)级税务局、稽查局直接受理的案件;
  D市(地)级税务局稽查局认为需要直接查处的案件。
  25、其他案源管理包括(ABCDE):
  A上级交办、B各级转办、C征管移办、D协查拓展、E检查拓展、
  26、分层抽样是分类与随机原则的结合。适用于(ABC)的情况,是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A、基层所管纳税人数目较多B、经济类型复杂C、纳税数额差距较大D行业性检查
  27、各级举报中心应向社会公布(ABCD):
  A检举电话号码、B通讯地址、C邮政编码、D检举接待室
  28、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受理检举案件时,应(BCD):
  A对不愿意提供自己姓名,身份和不愿公开检举的检举不予受理
  B认为检举内容不清的,应要求实名检举的检举人补充有关情况
  C不得泄露检举人的个人信息
  D检举件和检举记录件的原件由举报中心装订成册保管
  29、催办、督办制度是对涉税案件的(AB)发出税务稽查案件催督办通知,督促抓紧查处或结案。
  A、尚未查处的承办单位B尚未结案的承办单位C选案单位D审理部门
  30、计算机选案参数的形成主要有以下途径(ABCD):
  A计算机自动生成;
  B从有关法律法规库中提取;
  C根据税务稽查的内容和目的确定;
  D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约束条件。
  三、判断改错
  71、税务稽查的管辖也按照税收管辖权的划分原则,分别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承担。这是税务稽查管辖原则中统筹协调原则的具体应用。
  改错:
  72、稽查对象确定以后,由选案部门制作《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报经选案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下达税务稽查任务。《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下发时,还应包括相应的附件资料,如《待稽查纳税人清册》以及与案件相关的线索资料等。
  改错:
  73、在国税、地税各自系统内,涉税案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税务机关管辖的,由其共同上级税务机关管辖。
  改错:
  74、税务稽查管辖中指定管辖的基本原则是协商原则。
  改错:
  75、职能管辖是指不同的税务机关依据各自不同的级别,对实施稽查所作的分工,是税务机关根据各自的职能确定的对稽查事项的管辖权。
  改错:
  76、税务稽查管辖是保证税务稽查有效实施的第一个环节。
  改错:
  77、专项稽查选案对象的确定是通过一定方法筛选出有偷、逃、骗税嫌疑及其他税收违法嫌疑的纳税人。
  改错:
  78、“案件发生地”一般是指实施税收违法案件的一切必要行为的地点,包括预备地、实施地、结果地等。
  改错:
  79、指定管辖是指在涉税案件查处的管辖权不明确,或两个以上稽查局对管辖有争议时,上级税务机关可以协调裁定由其中一个稽查局管辖。上级税务机关指定管辖后,有关稽查局认为无法执行的,可以申请上级税务机关另行指定管辖机关。
  改错:
  80、对移送的案件,受移送的稽查局必须当接受。
  改错:
  81、税务稽查选案是税务稽查的第一道程序,是税务稽查的起点和基础,也是税务稽查案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改错:
  82、税务稽查选案亦称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纳税人各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筛选,最终为税务稽查的实施确定具体检查对象的过程。
  改错:
  83、涉税案件主要来源于检举、上级交办、各级转办、征管移办、协查拓展、检查拓展、情报交换和采集的综合信息。
  改错:
  84、按照《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稽查局应建立科学的检查制度,统筹安排检查工作,严格控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检查质量。
  改错:
  85、专项检查选案对象是根据本级税务机关年初计划的范围筛选确定选案对象。
  改错:
  86、税务稽查案源的筛选,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人工或者两者结合的手段,对各类税务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比对和数据处理,从而在所管辖的纳税人选取出最有嫌疑的被查对象。
  改错:
  87、确定计算机选案指标,是指从纳税人的各种信息资料中筛选出与稽查目标相关联的数据项目。
  改错:
  88、企业常用财务指标分析主要是对企业常用的各项财务指标,如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率、应付账款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作为选案指标,并将这些财务指标与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指标异常的纳税人。
  改错:
  89、《稽查工作规程》规定,涉税案件原则上应由被查处对象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负责。如果被查处对象的所在地与纳税人的住所地不一致,由纳税人的住所地税务机关管辖。
  改错:
  90、随机抽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遵守机会均等原则,二是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改错:
  91、非随机抽样选案是抽查者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而主观地选择稽查对象的一种方法。
  改错:
  92、《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主要包括稽查实施部门的名称、稽查对象的名称、稽查的税种、稽查的时段、稽查的实施期间、下达稽查任务的税务机关、发文日期等。
  改错:
  93、税务稽查实施台账的内容主要包括案源的基本情况、案件存续状态、查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等。
  改错:
  94、税收违法检举亦称税收违法举报,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向税务机关报告偷税、骗税、虚开发票等涉税违法线索的一种方式,是税务机关发现税收违法案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改错:
  95、各级举报中心应向社会公布检举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设立检举箱和检举接待室,为检举人提供便利的检举条件。
  改错:
  96、检举税收违法案件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改错:
  97、当检举案件不属于本单位受理范围时,举报中心应当告知检举人向有处理权的单位检举反映,或者将检举材料移送到有处理权的单位处理。
  改错:
  98、确认检举的先后顺序以负责查处的稽查局开始实施检查的时间为准。
  改错:
  99、举报中心可应检举人的要求,简要告知其所检举的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但不得告知其检举线索以外的税收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可以提供相关的税务处理(处罚)决定书及有关案情材料复印件。
  改错:
  100、在协查案件调查过程中,如发现所管辖的纳税人有涉税违法嫌疑的,协查实施部门应及时将协查中发现的问题、疑点或线索,以及在协查中收集的有关证据资料移送给审理部门。
  改错:
  1、B
  2、A
  3、D
  4、C
  5、B
  6、C
  7、A
  8、C
  9、D
  10、C
  11、B
  12、C
  13、A
  14、B
  15、C、
  16、A
  17、D、
  18、C
  19、D
  20、B
  71、错,改错:税务稽查的管辖也按照税收管辖权的划分原则,分别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承担。这是税务稽查管辖原则中分税制管理原则的具体应用
  72、错,改错:稽查对象确定以后,由选案部门制作《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报经稽查局负责人签发后,下达税务稽查任务。《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下发时,还应包括相应的附件资料,如《待稽查纳税人清册》以及与案件相关的线索资料等。。
  73、错,改错:在国税、地税各自系统内,涉税案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税务机关管辖的,由最先查处的税务机关管辖。
  74、错,改错:税务稽查管辖中指定管辖的基本原则是优先查处原则
  75、错,改错:职能管辖是指不同的税务机关依据各自不同的职权,对实施稽查所作的分工,是税务机关根据各自的职能确定的对稽查事项的管辖权。
  76、错,改错:税务稽查管辖是保证税务稽查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77、错。改错:日常稽查选案对象的确定是通过一定方法筛选出有偷、逃、骗税嫌疑及其他税收违法嫌疑的纳税人。。

刑事诈骗立案编号在哪里查询

税务稽查分四个环节,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做案源登记就是第一个环节,接下来稽查员会进行查账,待调查结束事实猜差清楚证据确凿时,就可以提请审理部门进行审理,穗旦皮通过后开始由执行科执行税款。未稽查立案迟扮就是正在稽查阶段。

法院网上立案编号就是案号

亲你好,案件来源登记是对案件线索及其处理环节进行痕迹管理的书式记载,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上级交办或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案源信息均应及时登记,并由办案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
一、填写“案源内容”
《案件来源登记表》由办案机构工作人员登记,“案源内容”是《案件来源登记表》的一个栏目,按照《使用指南》要求,简要叙述涉嫌违法主体、涉案行为事实及该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格式范本》对案件来源分为五个类别,不同的案件来源,在进行“案源内容”登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所不同。
1.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案件。对于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案件,案源登记时尚未经过案件调查,案件性质未最终确定,建议不稿差戚要写明该行为涉嫌违反的法律法规、违法行为性质。一是不应先入为主、预设违法;二是避免对后续案件办理和案件性质认定产生误导;三是内容上不与立案登记表中的立案理由重复。
2. 其他四类案件来源。对于来自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上级交办等案件,案源内容登记时应尽可能保持材料信息完整,对于信息量较大而无法完全保留的,按照《使用指南》列举事项进行登记,可采取标注 “详细资料后附”的形式,给办案人员全面阅读案源资料以提示。
例:“案源内容”书写参考
2022 年 5 月 1 日,我局食品生产监督科接到12315 投诉举报中心转来的李先生举报信,反映其在位于xx市滨河区滨河大街 88 号的 ×× 市滨河酒业有限公司购买的 20 瓶“xx牌”老白干酒,经举报人委托检验,是非法添加了“甜蜜素”的不合格产品,要求予以查处,并对举报人依法进行奖励。
附件:1. 投诉举报转办单。
2. 李先生举报信。
二、填写“来源分类”与“案源提供人”
1.“来源分类”。《案件来源庆明登记表》中将“来源分类”划分为五类, 即监督检查、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键陵、上级交办、其他。监督检查案件指市场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案件线索,“双随机”抽查、计划抽检、专项检查等发现的案件均登记于监督检查案件来源类别。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在处理投诉过程中发现的涉嫌违法行为线索,也属于市场监管部门依据监督检查职权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依法应当查处。
2.“案源提供人”。包括三类:监督检查人,投诉人、举报人,移送、交办部门。
3.“来源分类”与“案源提供人”。其本身的填写并不复杂,但制表时需要注意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来源分类”与“案源提供人”在不同的栏目填写,制作登记表时应当注意登记的内容要相互对应,其对应关系为:

在《案件来源登记表》中,“来源分类”项下有“其他”栏目设计,但“案源提供人”项下没有与之对应“其他”栏目,对于“案源提供人” 无法按照《格式范本》设计归集到监督检查人,投诉、举报人,移送、交办部门类别的,可以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 2022 年修订版)》的通知中关于“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参照《格式范本》,结合实际完善有关文书格式并自行印制”的精神,
对“案源提供人”增设栏目,据情登记。
三、填写发现线索 / 收到材料时间
《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上级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应当自发现线索或者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决定是否立案;特殊情况下,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个工作日。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发现线索 / 收到材料的时间为核查期限的起算时间,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案源线索的核查。
四、填写《案件来源登记表》需注意的问题
1. 建议对所有的案件来源均进行登记。对于根据案件来源信息判定案件不成立或不属于接收机关管辖范围的,建议先进行案源登记,再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以保持案源信息流转的完整性,经得起执法监督和履职问责的材料考证。
2. 注意保持案件材料完整。制作《案件来源登记表》时,对于投诉举报信、来电或来人投诉举报记录、移送文书等案源材料,建议附后保存,以备查阅。投诉、举报书面材料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可另复印一份与其他案源材料一并附在《案源登记表》后存档。

刑事案件立案编号是几位数

受案地点填出警的地方,
.接受案件雀亩旁的条顷橡件。公安机关对以下任何一种来源的案件都应当立即接受:
(1)报案、控告、举报耐察、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扭送犯罪嫌疑人的;
(2)110报警服务台指令的;
(3)行政执法机关或者其他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移送的。

刑事案件案件编号怎么写

3.2万粉丝
关注
收藏!案件来源登记表要这么填写

市场监管半月沙龙
2022-05-09 02:23中国工商出版社市场监管理半月沙龙
关注

案件来源登记是对案件线索及其处理环节进行痕迹管理的书式记载,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上级交办或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案源信息均应及时登记,并由办案机构负责人签署意见。
一、填写“案源内容”
《案件来源登记表》由办案机构工作人员登记,“案源内容”是《案件来源登记表》的一个栏目,按照《使用指南》要求,简要叙述涉嫌违法主体、涉案行为事实及该行为发生的卖陵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格式范本》对案件来源分为五个类别,不同的案件来源,在进行“案源内容”登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所不同。
1.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案件。对于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案件,案源登记时尚未经过案件调查,案件性质未最终明迅确定,建议不要写明该行为涉嫌违反的法律法规、违法行为性质。一是不应先入为主、预设违法;二是避免对后续案件办理和案件性质认定产生误导;三是内容上不与立案登记表中的立案理由重复。
2. 其他四类案件来源。对于来自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上级交办等案件,案源内容登记时应尽可能保持材料信息完整,对于信息量较大而无法完全保留的,按照《使用指南》列举事项进行登记,可采取标注 “详细资料后附”的形式,给办案人员全面阅中槐戚读案源资料以提示。

刑事立案编号格式是什么

1. 建议对所有的案件来源均进行登记。对于根据案件弊没来源信息判定案件不成立或不属于接收机关管辖范围的,建议好卜型先进行案源登记,再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以保持案源信息流转
2. 注意保持案件材料完整。友猜制作

上一篇:刑事鉴定送达时间 刑事案件鉴定时间是否计入办案期限

下一篇:如何判断民事刑事 民事纠纷刑事案件法院怎样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鞍山刑事辩护律师整理并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115634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