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予刑事处罚区别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刑法上的免除处罚和免于刑事处罚是样的,都是因为某种法定原因,罪犯不承受刑事处罚。免于刑事处罚情形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免于刑事处。希望《免予刑事处罚区别》一文对您能有所帮助!

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

告对方诈骗罪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要求对方还钱。通过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将会对于诈骗罪进行证据的搜集,然后再送给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最后人民法院定罪,在这过程当中可以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一、告对方诈骗罪如何还钱?
      告对方诈骗罪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要求对方还钱。诈骗罪立案后主动退钱的,要依据犯罪情节处理,如果诈骗数额较大的,一般是不起诉或者免于刑事处罚,数额超过较大的,减轻处罚。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镇春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二、诈骗罪怎么判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散旅差,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冲皮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根据《刑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骗取财物的以诈骗罪论处。
      诈骗罪是属于刑事公诉案件,因此不是不能够由受害者自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刑事责任证,而是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审查后由检察机关专门负责起诉。同时诈骗类型的案件所导致受害者财产方面的损失,可以提出附带民事赔偿。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可以根据 刑法 第三十七条、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 一审 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烂腔赃较少且不是 主犯 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饥中衫危害不大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培旅理 敲诈勒索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 行政处罚 :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免予刑事处罚是否属于被追究刑事责任

未立案前主动退款可以不判刑。一般情况下,犯罪后退赃并不是犯罪阻却事由,不影响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

但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罪的嫌疑人在立案前全部退还赃款的,并且诈骗的数额只是较大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诈骗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在立案之前主动退还的钱款,认定为诈骗的犯罪要件并不充分,能够不起诉或者免于刑事处罚不判刑。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陵拍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悄弊,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诈骗罪从重处罚的情形如下: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尺运羡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8、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9、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免予刑事处分和免于刑事处罚的区别

一、本质不同

1、免予起诉较接近未犯罪。

2、免于刑事处罚是认定了犯罪。

免予刑事处罚区别

二、含义不同

1、免于指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

2、免予一般指上行机关对下则拦行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对公民的免予处罚。

三、意义不同
1、免于起诉是因为案件性质不恶劣且当事人有良好的认识并积极做出赔偿(或因年龄等其他因素),法庭认定其今后不会再次犯罪的。

2、免于刑事处罚是在满足了上面所诉当事人的表现外,法庭认为当事人悉指的过错有相当的危害性但尚不构成较大危害时所做出的裁定。

参考资料孙陆胡来源:百度百科-免于刑事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予起诉

上一篇:刑事处罚免予执行 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下一篇:富豪刑事攻属性 富豪刑事动漫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桂林刑事辩护律师整理并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115634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